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村幼儿老师的生存状况及解决对策农村幼儿老师的生存状况及解决对策 摘 要: 农村幼儿老师的生存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老师身份不明,流动性大;学历层次低,专业进展困难;工资待遇差,缺乏社会保障;环境艰苦,工作负担重,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对策,以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帮助幼儿老师逐步走出困境。 关键词: 农村幼儿老师 生存状况 解决对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农村幼儿教育迅速进展。然而,在进展的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师资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幼老师资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农村幼儿老师生存状况欠佳,不仅制约着幼儿老师队伍的进展,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农村幼儿老师生存所面临的困境亟须我们的关注和解决。 一、农村幼儿老师的生存状况 1.老师身份不明,流动性大。 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因此农村幼儿老师的身份被承认,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她们既不是公办老师,又不是民办老师,也不能算作代课老师。农村幼儿老师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这严重地损害了她们的自尊心,也影响了她们的工作热情,让她们失去了为幼教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对农村幼儿老师作了相应的管理与引导,但力度不够,以致这支队伍比较混乱。[1]当地教育局没有对她们进行注册登记。农村幼儿老师也没有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的机会。幼儿老师与园主实际是一种雇佣关系,园主可以决定老师的去留。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法律规范,幼儿老师假如对工资不满,也可以随时离岗。这就造成了幼儿老师流动性较大,师资队伍不稳。 2.学历层次低,专业进展困难。 农村幼儿老师的学历层次不高,以中师、职高、职业中专为主,有部分老师仅有初中学历。她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学过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教育的专业培训,因此缺少幼儿教育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她们不了解幼儿身心进展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小学化”倾向严重。此外,农村幼儿老师缺乏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幼教观念得不到更新。长此以往,将制约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农村幼儿老师的培训没有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师资培育计划,所以农村幼儿老师不仅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而且在当地幼儿老师之间进行沟通学习的机会也很少。[2]农村通讯不发达,文化落后,信息闭塞,网络资源与图书资料缺乏,这些条件也限制了老师的学习与提升。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