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刘庆邦序言三则刘庆邦序言三则 敢将十指夸针巧 姚喜岱做了二三十年编辑工作,现在仍然在编辑岗位上辛勤劳动。年复一年,经喜岱的手所编发的稿子,恐怕可以用无数来形容。做编辑工作的同时,好在喜岱自己也写了不少稿子。这部《心底映象》作品集,就是他从众多作品中自选出来的。喜岱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作为和喜岱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我由衷地为他兴奋,向他致贺!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一说到好的编辑,总同意把编辑工作与给他人做嫁衣相联系,作比方,这几乎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而我对这种比方一直有所保留,不愿完全认同。任何比方都有局限性,这个比方也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它散布的是一种哀怨、自怜和悲观的情绪,仿佛编辑都处在被动和无奈的位置。“为他人做嫁衣裳”,出自南唐诗人秦韬玉《贫女》中的一句诗。整首七律描绘了一位手艺超群、品行清高的穷家女儿形象,她一边为自己嫁不出去难过发愁,一边还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富家女儿做嫁衣。这样深究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把编辑和贫女相类比是不合适的。或许有的编辑确有贫女那样的愁苦情绪,但绝大多数编辑并不如此。别人且不说,据我对姚喜岱多年的了解,编辑工作是他的向往,他的追求,他对编辑工作一直很热爱。他把当编辑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劳动的过程,享受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喜岱在一篇文章里就明确说过,当编辑“不是被动的工作,而是制造性的劳动”。 假如用“为他人”和“做嫁衣”不能概括、评价喜岱对编辑工作乐此不疲的态度,以及在编辑岗位上所做出的突出成绩,我更同意把诗人同一首诗中的另一句诗送给喜岱,那就是:“敢将十指夸针巧。”这真是一句好诗,可惜很多读者把这句神来之笔忽略了。诗的意思是说,小小的绣花针是灵巧的,而穿针引线者的十根手指比绣花针还要灵巧。在人和器的关系上,诗句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表明任何高超的技艺都是源自人的心灵。这个意思与我对喜岱的看法是吻合的,喜岱用心对待每一篇稿子,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的确是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位难得的好编辑。在这部书里,喜岱有一篇文章,专门谈他从事编辑工作的一些心得,并总结出了“严、密、细、真、实”五字经。在文章中,喜岱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从五个方面逐一谈了自己的体会。这些体会虽然不是长篇大论,却有理有据,言简意赅,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这样的文章,不仅当编辑的可资借鉴,作者读一读,也会对编辑的心路有所了解,并加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