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回忆周乃复老师回忆周乃复老师 十九年前的早春,玉兰在枝头绽放。我从大酒店会场起身回家,抬头望见大堂上的水晶灯,有点精神恍惚。一群人走过来,一位最年长的老人头发乌黑,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拎包。 “周老师!”我伫步拘谨地叫道。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慈溪作协代表大会上,我才认识周乃复老师。“俞妍……”他握住我的手,又回过头对身边的几位介绍说:“我们新一届最年轻的理事。”我窘迫地向旁边几位点点头。他凑近我,拍拍我的背道:“还是个小鬼嘛……我读过你的小说,发在《文学港》《浙东》里的几个都看过,还看过你的诗,有灵气。”他突然压低声音说:“我们可不是随随便便推举年轻人当理事的哟……好好写,好好写,小家伙,我看着的哟……”我舍命地点头,他咪咪笑着看我。 他们走出了大门,我还傻傻地立在原地。一切都是那么突然,我糊里糊涂地被选举成了作协理事,又被周乃复老师——我们的前作协主席,我的母校老校长狠狠地鼓舞。我不知道周老师是什么时候认识我的,是之前看了我的照片,还是在刚才的会议上。走出酒店门,我有点找不到北,燮钧推着摩托车喊我,我跑上去蹦跳着告诉他,周老师居然认识我! 周老师说:“俞妍,你能不能写点纪念母校的文字。”又是玉兰花开的季节,那是 20XX 年。周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我的母校锦堂师范要举办百年校庆,他想汇编一本纪念文集。我在电话里支吾着,说我可以帮忙,但我太卑微了,我的文字不合适入册吧。“都是锦堂学子,大胆写来。”周老师在电话里鼓舞道,他的声音听起来比平常威严。我突然有点后悔,不该说卑微不卑微的话,周老师历来是老小无欺,最关怀晚辈的,我这么忸怩,反而矫情了。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那些锦师求学的记忆,曾多次在我梦里现身,就像童年的歌谣,让我挥之不去。在那里,我度过了宁静的青春,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也感知了爱是我们一生的职责。 第二日,我坐在电脑前,写下《锦堂,一条青春的河流》。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俞妍,我到你们学校了,你在哪个办公室?”放下电话,我吓了一跳。周老师为了找我们夫妻,竟然到我们学校来了。我搁下电话,飞快跑出去。他已经走进校门。三月的校园,樟树叶在空中飞旋。我老远看到周老师拎着他的黑包走过来。我赶紧上前扶住他,问他怎么过来的。他说坐公交过来的。“知道你们忙,出来不方便,我自由着呢……”他歪着头笑道。周老师平常看起来不苟言笑,一旦笑起来,慈爱中又透出一丝幽默。我扶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