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东方,有这样一个少年在东方,有这样一个少年 曾经在网上做过一个测试,结果显示,我的心理年龄只有 23 岁。尽管测试类似游戏,结果也意味着我或许不够成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也佐证我的心灵还是年轻的。在我看来,年轻毕竟是件好事,因为还可以有多彩的梦想,还有机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我甚至觉得,能够葆有这份年轻,应该是与东方的一个少年结缘有关系的——与这个真诚而又活泼向上的《东方少年》相伴,你实在无法使自己的心灵衰老下去。 我虽然没有见证《东方少年》的初创时期,但与之相识,到成为老友也已有 25 年的时间了。那之前,怀着文学梦想并喜爱编织故事的我,已经在几家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多篇作品。然而我一直觉得,应该在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中开辟一片天地,毕竟那是我这棵年轻的文学小树可以植根的沃土。于是我尝试着写出了“中学生进行曲”系列短篇小说,并将其中几篇投给《东方少年》。出乎意料的是,编辑部很快寄来了采纳通知,并邀我到杂志社面谈。我第一次走进了西长安街 7 号,在错落楼宇包围中的几间平房小屋,结识了在简陋的环境中积极而乐观工作的诸位编辑们。 1987 那一年,《东方少年》几乎是破例地先后刊发了我的三篇小说,其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后来还入选了当年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选》和《北京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集》。这一切,对一个文学新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也就是从那年开始,我在少年小说的创作上几乎是一路高歌猛进了。每一年,我都有作品在《东方少年》上发表,各种题材的中短篇小说累积起来有三十多篇几十万字;而 1990 年的《男孩的岁月》、1991 年的《排行榜》、1996 年的《真心英雄》、1999 年的《秘密》、20XX 年的《橡皮》、20XX 年的《另类少年马乙》、20XX 年的《迷失的季节》、20XX 年的《行走的书包》等等,还曾为我带来了许多奖项和荣誉。这些文字不仅记录着我在文学道路上成长的足迹,也凝聚着东方这个少年默默付出的辛劳与汗水。甚至可以这样说,我后来出版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创作的电影、电视剧本,几乎都源于 1987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东方少年》为我注入的那份持久不衰的动力。 《东方少年》对作者的提携与帮助总是那样尽心竭力。有件往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期的一个夏天,老编辑梁泊老师冒着酷暑,骑着自行车到我家登门约稿。当时我还住在学校筒子楼简易的宿舍里,校园外的道路也是坑洼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