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导读教学策略“名著阅读导读教学”设计的立足点为先期的导读。导读要尊重两个规律,即名著独特的阅读规律和教学规律。从阅读规律看,要求学生必须克服名著篇幅长、难点多、时空距离感强等障碍。因此,教师在阅读态度、阅读方法、阅读计划等方面进行指导。从教学规律看,要求学生在阅读能力的五个层次上综合发展,即体裁辨析(阅读第一步)、主题阐释(阅读关注的中心)、结构梳理(阅读的枢纽)、技巧鉴识(阅读的法门)、风格流派评述(阅读的高层次追求)。笔者根据我校名著阅读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将其梳理归纳为三种具体课型,即“激趣式导读课”“发现式导读课”“切入式导读课”。一、激趣式导读课典型课例:《名人传》教学案例1、导入教师配乐朗读自己的读书笔记。2、我们印象里的贝多芬(1)大屏幕打出贝多芬画像,让学生说说印象中的贝多芬。(2)播放《命运交响曲》开头,让学生说感受。(3)用一分钟的静寂,体会贝多芬的无声世界。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说感受,教师适时引导。(4)出示《贝多芬作品列表》,指出其耳聋的开始年限,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优秀作品是耳聋后创作的。(5)播放《命运交响曲》后半部分,再次从音乐中感受真实的贝多芬。(在厄运中努力向上、拼搏奋斗,展现光明与力量。)(6)教师配乐朗读《名人传》原文摘录,学生回归文本,寻找印证。3、发现不一样的贝多芬(1)爱情:播放《致爱丽丝》片断,让学生说感受。(宁静,优美,深情)配乐朗读原文摘录,贝多芬致爱人的信。(浪漫,温柔,美好)介绍真实的贝多芬的爱情经历。(坎坷,被骗,孤独终生)(2)童年:播放《悲怆奏鸣曲》片断,让学生说感受。(轻柔,舒缓,淡淡的忧伤)配乐朗读原文摘录,贝多芬关于故乡的记忆。介绍真实的贝多芬童年经历。(母亲早逝,父亲酗酒暴力,过早承担生活压力)(3)辉煌落幕:听《第九交响曲》片断,欢乐颂主题。教师讲述《第九交响曲》公演的感人盛况和贝多芬贫病交加黯然离世的情景。配乐朗读原文关于《欢乐颂》描写。全体静听《欢乐颂》高潮,用心感受。4、阅读《贝多芬传》的现实意义思考问题:(1)歌德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曾大为震动。你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为什么蕴含着“令人骚动”的力量?(2)你觉得贝多芬于我们的意义何在?当你读完《贝多芬传》,你将如何面对苦难?5、后续阅读指导关于阅读《名人传》的其他问题。(1)西斯廷教堂如此辉煌的壁画,米开朗琪罗是如何完成的?已经有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