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修四复习资料(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校:姓名: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 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 全部电离,故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 Ka表示酸, Kb 表示碱。)表示方法: ABA++B- Ki=[ A+][ B- ]/[AB]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物质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如 SO3、CO2、C6H12O6、CCl4、CH2=CH2⋯⋯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如 HCl、 NaOH、 NaCl、BaSO4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如 HClO、NH3·H2O、Cu(OH)2、H2O⋯⋯混和物纯净物2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C、 同 一 温 度 下 , 不 同 弱 酸 , 电 离 常 数 越 大 , 其 电 离 程 度 越 大 , 酸 性 越 强 。 如 :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 KW =c[H+]· c[OH-] 25℃时 , [H+]=[OH-] =10-7 mol/L ; KW = [H+]· [OH-] = 1*10-14 注意: KW 只与温度有关,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