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减 ”背 景 下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教学实践 “双减”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教学实践 01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要求及相关探索 双减政策的价值与目的 国家正在进行的异常非常重大的教育变革。这场教育变革的指向— — 教育均衡、改变教育生态。一是对公益属性的坚守; 二是对教育观念的纠偏; 三是对教育规律再认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应对回答在新时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话题。 解读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相关要求与影响 政策1: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 分类明确作业总量— 结合具体情况对“量”整体把控关于作业“量”的把控。校内通过教师专业化不断提升,教研组、备课组进一步管理与建设从而不断减轻不同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负绝不是不要作业,因为作业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政策2: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 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政策 3: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双减”对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的影响:规范、倒逼、激活、引领。 “双减”下,关于作业设计层面各地探索 设计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分层设计、坚持拓展延伸、坚持开放创新作业观: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观,更加有助于解决目前的作业设计问题,回归作业本质属性,同时更加有助于发挥作业对于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实现。 ① 坚持立德树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返回作业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发挥作业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主要特征的育人功能,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实现体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 基于课程标准,作业设计的可视化工具运用。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内容,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教学、作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