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中诊学》课程标准(中医) 建议课时数:96学时 适用专业:中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一、前言 (一) 课程性质 《中基中诊学》属于中医学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中医各科打好基础。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病因、诊法、辨证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奠定良好基础。 (二) 设计思路 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 2、《中基中诊学》安排在新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进行,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84学时,实验 6学时及电教 6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单元(篇、章)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验、电教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 4 4 第一章 哲学基础 8 6 2 第一章 藏象 1 6 1 4 2 第一章 精气血津液 8 6 2 第一章 经络学说 2 2 第一章 病因 1 0 1 0 第一章 病机 4 4 第一章 养生防治与康复原则 2 2 绪论(中医诊断学) 2 2 第一章 望诊 1 0 6 4 第二章 闻诊 2 2 第三章 问诊 8 8 第四章 切诊 8 6 2 第五章 八纲辨证 6 6 第六章 气血津液辨证 6 6 合计 9 6 8 4 1 2 3、本标准中“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知识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 3个层次。了解:是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初步的认识;熟悉:是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掌握:则是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医四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以及掌握辩证、辩病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逐步训练学生辩证、诊法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拓创新的能力。熟悉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概况、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及疾病的认识、中医养生与治疗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及基本技能,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业思想。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