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2 0 1 0 ~2 0 1 1 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名 称 中外广播电视史(二) 系( 院、 部 ) 新 闻 传 播 教研室(实验室) 新闻学教研室 授 课 班 级 2 0 0 8 级 1 、2 班 主 讲 教 师 唐 雨 晴 职 称 助 教 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二○○ 年 月 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 中外广播电视史(二) 总计: 32 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学分 2 讲课: 32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任课教师 唐雨晴 职称 助 教 授课对象 专业班级: 2008 级 共 2 个班 基 要本 参教考材 资和 料主 郭镇之著 《中外广播电视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8 年版 李良荣著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6 年版 马庆平著 《外国广播电视通史》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 9 9 7 年版 教和学要目 求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各种不同的广播电视体制对广播电视本质的影响,并掌握外国典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以此为借鉴能够对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及学难重 点点 重点: 美国广播电视的商营体制和特点; 英国广播电视的公商并营体制和特点; 美、英两国的电视节目发展史 区域性电视的跨国传播,电子传播媒介的融合与竞争 难点:美、英两国广播电视体制建立和发展的斗争过程 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批评 区域性电视的跨国传播,电子传播媒介的融合与竞争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 《中外广播电视史(二)》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分析各种不同的广播电视体制对广播电视本质的影响;研究外国典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重视因特网与广播电视相对接的新型节目,探究其规律及发展特点。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国外广播电视事业的经验,对中国的广播电视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 第一节 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 (2 学时) 授课时间:第一周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题目: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 教学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广播电视科技发明的梗概和技术交流在其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广播的发明;电视的发明 教学难点: 广播电视发明的现实条件和社会背景 教学内容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