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赵占良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供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第一学期使用。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本册教材,现将本册教材的编写情况作以下说明。 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 同七年级上、下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写遵循了这套书共同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 1.编写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编写原则 (1)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 (2)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3)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4)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5)渗透 STS教育思想。 (6)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 2 - (7)加强启发性和可读性。 (8)具有弹性。 知识体系的构建 本册包括两个单元: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总体框架 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与本册相对应的内容涉及三个一级主题: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在教材中列为第五单元第二章。 “八、生物的多样性”中,细菌、真菌、动物的类群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安排在第五单元;生物的分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安排在第六单元。 “九、生物技术”中,“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 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五章。 在“生物的多样性”这个一级主题中,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概述植物(如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已经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容将安排在八年级下册。“九、生物技术”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在七年级上册和本册有多处提及,在八年级下册还将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 3 - 由此可见,教材内容的选择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但是,将这些内容组织成有序的体系,则与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标准的排列顺序有明显差别。之所以这样处理,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力求“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