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后腹直肌修复培训课件VIP免费

产后腹直肌修复培训课件_第1页
1/14
产后腹直肌修复培训课件_第2页
2/14
产后腹直肌修复培训课件_第3页
3/14
产后腹直肌修复讲师:谊勤腹直肌的位置位置: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自上而下被3~4个横行的腱划分隔,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紧密愈合,起防止该肌收缩时移位的作用。上端:起自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止于:耻骨上缘。腹直肌的功能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两侧肌肉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此外,该肌还有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腹直肌分离的原因女性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宫内胎儿逐渐增大,腹壁皮肤、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极度扩张,同时由于激素的作用,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导致腹白线越来越宽,腹壁张力很快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结果左右两边的腹直肌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正常的腹直肌分离的腹直肌腹直肌分离的原因几乎所有女性在妊娠晚期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腹直肌分离,其中身材娇小者、腹壁肌肉较弱者以及怀有巨大儿或多胞胎者情况会更严重;另外,腹壁各层组织的弹性会因怀孕次数增加而变差,所以多次生育者情况也更严重。根据临床观察,在生产后第3天,约有60%~70%女性的腹直肌会分离会超过两指宽。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即使坐完“月子”(即产褥期,约6~8周),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回复至原位。这既会使她们的脊柱稳定性下降,导致腰背疼痛,又使腹部膨隆,失去平坦的外观。哪些妈妈容易腹直肌分离1、双胞胎、多胞胎、胎儿大的妈妈,肚子比别人大,腹直肌自然也被撑的更开。2、腹壁肌肉较弱的妈妈,身材娇小的妈妈要注意了,你很有可能属于这一类。3、二胎妈妈,腹直肌的分离比头胎更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二胎比头胎更显肚子。不同的人,腹直肌分离的类型也不太一样,但都属于分离。剖腹产才会腹直肌分离吗?是不是只有剖宫产才会腹直肌分离啊?不是的!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据报道,1462例产后6~8周的产妇,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90.8%。腹直肌分离的危害腹直肌分离有哪些危害?要说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影响,除了对体型的影响,腹直肌分离的危害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腰背痛: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增加后背疼痛的机会,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限制其活动、休息、哺乳等,产妇身心俱受到了影响。二是脏器移位:腹直肌分离严重者还可使内部脏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腹直肌自查如何自查腹直肌分离1、仰卧,两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脚跟与坐骨对齐),全身放松;2、将一手手指置于肚脐下方;3、采用腹式呼吸,先吸气,在呼气同时将头和肩慢慢抬离床面(腹壁肌肉收缩)配合手指轻轻下压,检查是否有腹直肌分离,并根据能插入的手指数目来测量分离的程度。重复以上动作,依次检查脐下、脐上、脐周三个区域。腹直肌分离检查对照腹直肌分离检查对照:正常:1指以内。需改善:1指以上至2指。需就医:3指以上。腹直肌修复手法1、抹油打圈安抚腹部。2、双手掌夹住肚脐至上脘部放松。3、从腰部向肚脐方向提拉腹部筋膜,并向内向下做卷腹的动作,重复10-20次。同样方法做另一侧。4、从上脘开始,双手掌根把两侧腹直肌筋膜向中间对合挤压,从上到下每个部位停留30秒,操作到耻骨联合为止。腹直肌修复手法5、双手重叠从腰部向肚脐方向提拉,两侧都做。6、双手抓起腹直肌两侧筋膜肌肉,向肚脐中间挤压拿捏。7、双手大拇指推腹直肌筋膜向肚脐方向,其余四指提拉对侧腹直肌筋膜向肚脐方向。8、双手同时从腰部两侧向肚脐方向提拉腹直肌筋膜。9、做脏腑提升手法。腹直肌分离预防1、孕前必须经过体育锻炼,腹部的肌肉锻炼,可以增加腹部肌腱的韧性。2、孕前、孕中,乃至孕后,饮食需要均衡,不要过份食用高甜高热量的食物,而鱼、肉、豆、蛋奶这些利于肌腱的蛋白质则需要丰富。3、孕中要进行体重控制,不能狂吃狂长膘(营养是给胎儿的,不是给你肚皮肥肉的)。4、孕期也需要进行家务或运动。适量健身,增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产后腹直肌修复培训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