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GB/T 37243-2019) 标 准 解 读 材 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1 一、编制过程 (一)编制背景 2014 年12 月23 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4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89 号)文件中下达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以下简称《确定方法》)的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1867-T-450,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 3 家单位共同起草编制,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担任主编。 本标准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综合考虑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现状和装置自身危险特性,在近年来开展的专题研究和大量试点验证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方法,通过进一步规范相关方法的使用,提高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起草过程 2010 年8 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课题研究工作,历时两年科研攻关,多次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以及重点企业代表进行研讨,相关成果于2014 年5 月7 日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 年第13 号),以下简称13 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13 号公告发布后,经过 3 年多的应用,相关方法在多个大型危化项目搬迁,新建大型危化项目选址规划进行了实际应用。标准编制组收集了实际应用中的反馈意见,在原公告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 2017 年7 月27 日,《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化学品协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 118 条,采纳49 条,部分采纳 9 条,标准修改完善后形成《确定方法》(送审稿)。 2017 年10 月28 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针对《确定方法》(送审稿)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根据会上委员和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确定方法》(报批稿)。 2 2 0 1 9 年2 月2 5 日《确定方法》正式发布,2 0 1 9 年6 月1 日实施。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本次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效减小危险化学品事故对社会公共安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