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员工招聘》案例分析——招聘渠道案例(郭士纳—符标榜)VIP免费

《员工招聘》案例分析——招聘渠道案例(郭士纳—符标榜)_第1页
1/11
《员工招聘》案例分析——招聘渠道案例(郭士纳—符标榜)_第2页
2/11
《员工招聘》案例分析——招聘渠道案例(郭士纳—符标榜)_第3页
3/11
郭士纳:拯救蓝色巨人 在20世纪末期的那个年代,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艾伦·格林斯潘、彼得·杜拉克等人的名字耳熟能详。1993年以后,媒体开始聚焦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并以崇敬和惊羡的目光把他送进了经管大师“名人堂”。这个人就是郭士纳。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郭士纳——“IBM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称为电子商务巨子。人们一直认为,郭士纳使 IBM 公司摆脱了80亿美元财政困境并使其有了60亿美元。其实郭士纳的绝技是把原本死板的IBM 公司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在电子商务各方面处于优势并且提供计算机服务的公司。自从郭士纳掌权该公司以来,公司的股票上涨了1200%。” 郭士纳的成功,与蓝色巨人IBM的命运息息相关。 一、IBM公司:蓝色巨人的辉煌和挫折 IBM 的创始人是汤姆斯·约翰·沃森。IBM 公司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这样概括IBM 的发展历程:“上世纪20年代以后IBM 是一电动打字机文明”,“到了60年代,IBM 与大型机联系在了一起”,“到了80年代,大家认为 PC就是IBM”。 (咱们的故事就从PC开始)。其实早在1976年3月Apple公司就发布了Apple I型微型计算机,1977年,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新型电脑--苹果二型。苹果二型电脑一下子犹如洪水般地涌进美国的千家万户,征服了70万之众的买主。到1981年,其营业额已达35.5亿美元,纯利为 3940万美元。1982年营业额继续上升到5.82亿美元,跃居第一。 IBM 一直专营大型电脑设备,对发展微型电脑不屑一顾。直到1980年7月才开始研发后来被称为 PC的产品,并于次年8月正式宣告诞生。IBM 原来预计年售2万余台PC,而实际上月订货量就超出了这个数。这一年IBM 以25万台PC的产量,迅速接近Apple II。 1983年IBM 发布了PC的改进型IBM PC/XT,凭借XT,IBM 市场占有率超过76%,超过了Apple。当时PC市场除了IBM 公司,还有 7家小公司。由于IBM 所占市场份额巨大,所以有人戏称PC市场是IBM 和7个“小矮人”,IBM 由此获得了“蓝色巨人”的称号。 1984年8月,随着更先进的IBM PC/AT的推出,IBM 彻底确立了在微机领域的霸主地位。 然而,到了90年代初期,IBM却遭遇了重大困境。这次大挫折的始作俑者被认为是约翰•埃 克斯。1985年,约翰•埃 克斯担 任IBM 的总裁,次年他成为公司第六 任 事长。不幸 的是,约翰•埃 克斯上任 后两 年内 不仅 业绩 平 平 ,而且遇到了各种 麻 烦 ,其中最 为烦 心 的就是PC兼容 机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员工招聘》案例分析——招聘渠道案例(郭士纳—符标榜)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