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培训考核教材技术业务理论——《图书仓储员》物流体系概述 第一章 1. 什么是物流? 以最小的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 2. 理解物流要领应注意哪些基本要点? 1·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任何一种物品都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即它有一个物质实体;二是社会属性,即它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包括它的稀缺性、所有权性质等。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是物流。物品的社会实体的流动是商流。商流是通过交易实现物品所有权的转移,而物流是通过运输、储存等实现物品物质实体的转移。2.物流是物品由供应地流向接收地的流动。即它是一种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不属于经济活动的物质实体流动,不属于物流的范畴。3·物流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4。物流包括空间位置的移动、时间位置的移动以及形状性质的变动。因而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通过运输、搬运、装卸等克服供需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通过储存、保管克服供需之间的时间距离,创造物品的时间效用;通过加工以及包装等改变物品的形状性质,创造物品的形质效用。5.物流是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普遍性。6.按其活动范围分,物流有两大类:企业内部物流与社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是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等物流活动。社会物流是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包括企业向社会的分销物流、购进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企业内部物流属于微观物流,一般不伴随有商流发生;而社会物流属于宏观物流,一般都伴随有商流发生 3. 物流对宏观经济有哪些影响? 一促进经济发展,二有利于交换功能的发展,三降低社会商品的价格水平。 4. 物流体系内在特征的表现有哪些? (一)在目的上:以速度、安全、可靠、低成本为原则,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二)在原则上:表现为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适当的价格、适合的商品和良好的服务。(三)二律背反:对于同一资源(如成本)的两个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基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损。如减少库存,必须增加运输次数;简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