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本节是新课标“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中所要求内容。“地质灾害”是常见自然灾害的重要类别,要求运用资料,以典型的地质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对标课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力求真正达成课标要求。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新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本节承接本章上节《气象灾害》内容,与气象灾害相似,地质灾害包含的具体灾害种类也很多,如火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其中我国常见并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基于此,教材分“地震”和“滑坡泥石流”两个标题,分别介绍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规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分布。本章下节课内容为《防灾减灾》,全面介绍了应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措施,所以本节课省略了地质灾害的“避灾、防灾措施”内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探究,辨析三种常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含义,应用相关术语 描 述 其特 征 ,分析其形 成的一般 规律(重点 和难 点 ); 2.主要以我国为例,利 用地图 归 纳 三种地质灾害的一般 分布特 点 (重点 ); 3.运用实例说明三种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认 识 其关联 性 ; 四 、【教学思 路 】 本节课以“汶 川 地震”作 为主题贯 穿 始 终 ,主要以视 频 和图 文 材料为载 体,创 设更 加 真实生动的问 题情 境 ,引 导 学生逐 步 深 入 探究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含义、形 成原 因、分布特征 和主要影响,并理清 自然灾害之 间 的关联 性 。 五 、【教学过程 】 教学环 节 教学活动,师 生互 动 设计意 图 引 入 【师 】呈 现 学习 目标,引 导 学生阅 读。 【生】学生阅 读学习 目标,并说说自己 对学习 目标的理解。 明 确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 目标。 (一) 探究“地震” 1.引入案例《2008 年,汶川之痛》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 川 汶 川 发生里 氏 8.0 级 大地震,地震烈 度 达到 11 度 。这 一天 ,13 亿 的中国人都 沉 浸 在 悲 痛 当 中,因为就 在这 场 灾难 中,有69227 位 同 胞 永 远 的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