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彩的泥艺》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主题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 1.“超轻彩泥”的把玩、制作、创新体验活动,制作彩泥作品美化生活。这部分内容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学生通过把玩彩泥,制作简单的作品—节日礼物,掌握基本的彩泥制作方法。第二课时自由创作阶段,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拓展思维,进行旧物改造、装饰等作品创作。(超轻彩泥,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份量很轻的特点,主要是由水、纸浆、糊剂制成的一种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它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手感特别细腻,延展性好,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造型。用它做成的作品更加生动逼真,适用于玩偶、公仔、胸针、发饰、浮雕壁饰、镜框、仿真花等的制作。) 2.由超轻彩泥的制作拓展到我国地方传统泥塑,了解并感受民间泥塑艺术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感知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多数同学小时候玩过橡皮泥,而且见过一些彩陶饰品和泥塑,因此对于超轻彩泥和泥塑很感兴趣,能够尝试、体验泥塑作品的制作会很兴奋,兴趣较高。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泥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学习目标: 1.掌握超轻彩泥制作方法,体验超轻彩泥作品的创作过程。 2.通过多种材料的创意使用,对旧物改造、装饰来创作作品,美化生活。 3.了解地方传统泥塑,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本课重难点: 重点:掌握超轻彩泥制作方法,体验超轻彩泥作品的创作过程。 难点:难点是自主创作与构思,多种材料的创意使用。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演示法、引导探究法、任务驱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创作欲望。 学法建议:体验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 2 -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示范作品。 2. 学具准备:各色超轻彩泥、彩泥常用制作工具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彩泥作品的创造性(独特性)、造型、色彩、技法、精细程度、美感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1、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请作者作自我评价,或采用答辩式评价方法进行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