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州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级 县(市区) 层次 专业 姓名 得分 一. 单选. (共 25 小题,50 分) 1.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 家长委员会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学校德育 2.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3.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 )。 生产力水平 经济政治制度 科技发展水平 D.哲学思想 4.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 A.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德育原则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5.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 ) A.社会德育 B.学校德育 家庭德育 工作单位实施的德育 6.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7.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 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 ) 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 B.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C.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 D.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9.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 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2 10. 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决定德育内容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德育目标 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12.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规律 B.道德教育规律 C . 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教育规律 13. 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 接影响和丰富了( )。 A .德育方法 B.德育组织形式 C.德育原则 D.德育内容 14.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