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 人打 下 扎 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根 据 中央 关 于高职 思想政 治理论课改 革 的要求 ,该 课程的教学目 标 是: 针 对 大学生成长 过程中面临 的理想信念、价值取 向 、诚 信意 识 、社会责 任 感 、艰 苦 奋 斗 、团 结 协 作 和心理健 康 等 问 题 ,提高法律意 识 ,教育大学生知 法、懂 法、学法、用 法,维 护 自身 的合法权 益 和法律的权 威 ,引 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 观,提高自身 修养,将 自己 培养成为有 理想、有 道德、有 文 化 、有 纪 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 人,自觉 成长 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 人。 课程目 标 定 位 如 下 : 1. 政 治性 目 标 。 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目 标 。 2. 思想性 目 标 。 课程通过人文 知 识 和法律知 识 的传 授 和理论讲 解 ,强化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律意 识 ,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 能力和明 辨是非能力。 3. 实践性 目 标 。 课程坚持“化 理论为方法,化 理论为德性 ”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知 行一致”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 实施“1126”课程教学体系,推行“三结 合”教学模式 一个目 标 : 培养具有 良好职 业素养和较强职 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条主线:吴健 雄精神及其核心价值观;二种途径: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六大模块: 适应转变健 康 成长 、学会感 恩懂 得回报、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掌握本领成就人生、学法懂 法依法办事。 推行“三结 合”教学模式即把理论教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