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州气候概况

苏州气候概况_第1页
1/8
苏州气候概况_第2页
2/8
苏州气候概况_第3页
3/8
苏州气候概况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长达 233 天。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林果气候区、南部双、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候区。一、辐射和日照苏州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焦耳/平方米,最多的 1967 年为焦耳/平方米,最少的 1970 年为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以夏季为最大,为焦耳/平方米;春季次之,为焦耳/平方米;秋季为焦耳/平方米;冬季仅为 768.2 焦耳/平方米。由春到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月,总量持续增值。至 7 月份,总量最大为焦耳/平方米,之后又呈递减状态;2 月份,月总量最小为焦耳/平方米。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最多年份 1967 年为小时,最少年份1952 年为小时。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 月)小时,夏季(68 月)小时,秋季(9 一 11 月)小时,冬季(122 月)小时。日照时数的月,总量 2 月份最少,仅小时,以后逐月递增;8 月份最多,达 240 小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 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 月份略有回升,ll 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 44%,夏季最大为 49%,其次是秋季为 47%,冬季为 42%春季最小为 39%。二、气温(公元前 3000 一公元 1900 年)据各类资料记载,大致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温暖期、春秋战国温暖期、三国寒冷期、隋唐温暖期、北宋寒冷期、南宋元初温暖期、元明寒冷期、清代寒冷期。苏州与全国的温暖变化稍有不同,即使与属于同气候区的南京、上海相比,冬季比南京暖,但比上海冷;夏季比南京凉,而比上海热。20 世纪苏州的气温变化(1901—1985 年),前 30 年温度较低,30 年代后期气温上升到多年平均值之上,40 年代后期到 50 年代前期高于平均值。C。60 年代后期气温又趋下降。1969 年冬季气温较低,但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1980 年。据 1951—1985 年资料分析,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 C,最高为 1953 年的 C,最低为 1980 年的 C,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为 C。最热月 7月份,平均气温 C;最冷月 1 月份,平均气温 C。气温的平均年较差为 C。春季(35 月)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为 C,月平均升温幅度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州气候概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