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模态话语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模态话语理论逐渐引起中学英语教学讨论者的重视。利用多模态辅助英语教学被认为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展趋势,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益探究。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理论;中学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XX)03-0118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老师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 在此背景下,多模态话语理论逐渐引起中学英语教学讨论者的重视。利用多模态辅助英语教学被认为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展趋势,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益探究。 一、多模态话语理论及其意义 多模态话语理论是国外学者于 20 世纪末期发起的一种新的分析理论,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Charwat(1992)认为,模态(modality)是一种经过三种渠道而实现的感知方式,分别为视觉模态(visual modality)、听觉模态(auditive modality)和触觉模态(tactile modality),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通过单个感官进行的互动为单模态,通过两个感官进行的互动为双模态,而运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感官的互动称之为多模态。Stein(20XX)提出多模态教学法,他认为课堂上所有的交际活动都是多模态的。 毫无疑问,多模态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英语课堂教学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生角色,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主体,老师主导”;多模态教学将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多模态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必将会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的知识吸收者转变为合作、探究、体验、沟通活动中自主学习者。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手段 笔者认为,传统课堂教学也不乏多模态手段的,只不过常常被单模态手段所掩盖,例如老师的“讲”、黑板的“板书”、教材及阅读材料、录音与音乐、教学挂图和卡片、教学简笔画和课堂体态语。欲将这些单模态手段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