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主流的质疑与批判对主流的质疑与批判 【摘要】在日本明治初期,包括文学这个词汇自身在内的一系列由西方传来的文学概念只是作为名称存在,其内涵则被人们根据已有的相关的本土文学资源改编,从明治十几年开始延续到四十年代的写生文运动也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状态。而夏目漱石对于当时自然主义者所统治的文坛有所质疑与批判,因此他的写生文观就显得意义非凡。 【关键词】柄谷行人;夏目漱石;文类;写生文 关于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这本书,我对第七章:文类之死灭这部分感触颇深。这一章主要是谈夏目漱石的写生文对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所谓现代小说的一种排斥与批判意识,以及他对于除了所谓“小说”以外其他多种多样的文类之尝试,即对“政治小说”式的文学形式的恢复。如该章所论述的那样,夏目漱石写作了被现代小说所蔑视和排斥的多种类型的作品,他所追求的并非是写实主义,而是多样化的“文”的可能性。对于漱石而言,写生文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比起“写生”来,“文”更加重要,而在作为写生文提倡者的正冈子规和高滨虚子那里,是看不到这种对于语言的固执的。 一、“文类之死灭” 这一章分为三部分对夏目漱石的写生文观进行了分析。首先,第一部分分析了夏目漱石写生文的主要特征。在日本明治初期,包括“文学”这个词汇在内的一系列由西方传来的“文学”概念,如“小说”、“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这些词汇,只是作为一个“名称”而存在,而其内在含义则由日本本土学者根据其本土文学资源而改编了,这种用西方舶来的“概念”套用本土文学资源的做法,既显示出对于西方文学观念的推崇,同时表现出当时的日本文学界企图通过整合本土资源,以此达到与西方文学互相抗衡的目的。明治初期是一个传统和现代发生激烈碰撞的时期,当时展开了一场由明治十几年开始,延续到四十年代的“写生文”运动,然而这场由“俳句革新”开始的运动始终处在“俳句”等传统文类与“小说”这种现代文类的夹缝之中。这场运动以正冈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子规、高滨虚子、河东碧梧桐为代表,这些提倡者曾十分热衷于将写生文进展为“小说”来创作,但最后均止于其门槛外。 在这样的背景下,夏目漱石的写生文观就显得意义非凡。夏目漱石对于现代小说的叙述方式始终是持抵抗态度的,他表面上似乎实行了言文一致的态度,但实际上他对此保持疑义,他的“言文一致”与当时主流的“言文一致”有所不同。首先,他认为文章需要叙述者,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