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中段神话故事的教学策略初探小学语文中段神话故事的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段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录了七篇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内容充满了想象,语言上生动活泼,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亮,十分受学生喜爱。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神话故事“奇妙”的这一大特点,从故事的结构、情节、语言、人物这四大方面展开教学。同时,落实复述是中段神话类文本教学的重要目标。以《盘古开天地》为例进行中段神话故事的教学策略初探。 关键词:小学语文;神话故事;教学策略 神话故事教学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中段语文课本中共出现七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这七篇神话故事在整个中段语文课文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很大,但是,他们作为神话这一文体出现,却十分受学生喜爱。可是,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采纳对待普通文本那样的阅读教学策略来教授,从而不能很好地挖掘该类文本的价值。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对小学语文中段神话故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下面将围绕小学语文中段神话类文本《盘古开天地》一文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中段神话故事的教学价值 《盘古开天地》这则神话故事出自《山海经》,讲述了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讲述得十分清楚,通过三个部分,把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先课文讲述“天和地还没有分开”这一背景,通过盘古清醒后天地变化的不同然后叙述盘古所做的事情,最后描述盘古倒下后发生的情景。课文内容充满了想象的传奇色彩,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盘古伟大的形象,赞颂了他勇于奉献的精神。整篇课文脉络清楚,故事鲜亮,十分适合学生进行复述练习。 1.想象神话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奇妙,而奇妙主要借助于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来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现。这一点十分符合孩子的阅读期待,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而且,神话故事的情节都是幻想虚构出来的,人物的形象往往具有超能力。例如,《盘古开天地》的情节就充满了想象:制造宇宙,开天辟地,天地变化,盘古倒下。这四处奇妙的画面都是通过不同方法来展现情节的想象力。在“制造宇宙”部分,盘古在混沌之中一睡就睡了一万八千年;在“开天辟地”部分,盘古可以抡起大斧头将天地分开;在“天地变化”部分,盘古可以头顶天,脚蹬地,还可以随着天地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