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山西临县伞头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探析山西临县伞头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探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秧歌,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一直深受广阔人民群众的喜爱。山西临县伞头秧歌繁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伞头秧歌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属山西省的汉族民间歌舞艺术。它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说唱于一身,每逢重大节日在广场和街头表演,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因一人手执花伞领头舞蹈、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气概粗犷豪放、规模雄伟壮观,并广泛流传于山西省以临县为中心的大部分地区。通过对山西临县伞头秧歌特征、表演形式、队形变化、服装道具和秧歌唱词的分析,突出伞头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便于人们对它的更好传承与进展。 关键词:秧歌;伞头秧歌;表现形式;山西临县 在我国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中,秧歌这一独特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是一朵璀璨的明珠,其中,以伞头秧歌最具代表性。伞头秧歌是流行于山西省吕梁地区和陕西省榆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一、伞头秧歌的历史渊源 秧歌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因各地风俗民情、人文地理、生活习俗等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灯会、年节中必不可少的歌舞习俗。山西地区秧歌种类繁多,尤以临县伞头秧歌最为出名。 临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东以吕梁山为屏且连接方山,西临黄河,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临县深厚的黄河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伞头秧歌的形成与进展奠定了坚实的自然人文与民俗基础,提供了无数韵味无穷的故事原形,这成为伞头秧歌经久不衰、妙趣横生的重要原因。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临县伞头秧歌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起源已无从考究,只能从伞头秧歌表演时间、表演形式、本身的名称以及清代以来的点滴文献资料加以推测。在表演时间上,古代的迎神赛会是在农事完毕之后进行,伞头秧歌的活动都集中在春节期间,是人们农忙结束后欢庆丰收,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的时节;在表演形式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秧歌出场的第一天,必须由社主组织秧歌队,端着水酒等祭品到村外祭祀风神、雨神、谷神、田神,并拜谒大小庙宇,这种祭神拜庙的方式一直是伞头秧歌的重要活动之一。行祭时所有人员一起跪拜,社主焚香献酒,伞头跪唱祭祀秧歌,伞头秧歌的这一活动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