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达标训练历史试题命题人赵学敏一、单项选择题(共40 题,每题 1.5 分,计 60 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形成君主专制 B.西周的宗法制礼乐制制约王权的加强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D.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2、按唐制,中男( 男丁 16 岁以上至 21 岁为中男 ) 不服兵役,成男( 男丁 22 岁以上为成男 ) 才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丞相)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诏敕也已草成,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 A. 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3、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出()A.重视人才 B.皇权独尊 C.尊崇自然 D.宗法观念4、史学家钱穆指出: “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A. 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5、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 王权 ) 得到空前强化B.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6、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皇权不断加强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7、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 诸侯国 ) 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