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考分离是撬动应试教育的支点教考分离是撬动应试教育的支点 摘 要: 应试教育已经出现种种的弊端,而数次教育改革都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应试教育实行教考合一,假如改革教考合一的教育模式,实行教考分离,也就是把学校的教学内容和中考和高考分离,中考和高考不仅考查学校教育,还考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那就能够全面推行素养教育。 关键词: 应试教育 教考分离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考试是学校教学中最常规、最普通的手段,因为它具有检查和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老师教学的状况;诊断和反馈教学的各项信息;评价智力水平的档次;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激励和选拔等功能,也是迄今为止最公平合理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方式。 但现实情况是因为过度使用考试手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已经偏离了考试原有的意义,使学校教育蜕变成应试教育。 一、教考分离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育就是一种应试教育,它以考试的结果——分数作为向导,不以教育是培育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进展能力的本质为指导。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应付升学考试,以升学率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老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它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完善和保护,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灵的进展,培育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方式已经造成了种种不良现象,诸如,由于考试压力过大,学生的厌学、厌世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减负越减越负,有偿家教屡禁不止,等等。 所以改变应试教育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教育界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和措施,包括课程的改革等,但效果不明显。 经过多年的考察,教考分离不失为撬动应试教育的一个支点。 二、教考分离的内涵 教考分离就是把学校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中考、高考分开,学校老师依据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进行日常教学工作;考试机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根据中考和高考选拔的人才的特点,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程度,制定考试大纲,建立一套包括学生考试报名、考试命题、閱卷、评分、考试执行、考试分析、成绩管理等完备的考试管理系统,执行考前、考试、考后工作;学校只负责学生毕业时的合格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肄业或者继续修业。 教考分离的理论基础是中考和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人才的标准是人的整体素养有上乘的表现,也就是人的智力和人格是优秀的,所以中考和高考应该是以体现人的整体素养为导向,以评价学生的全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