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旅游讨论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旅游讨论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 摘 要: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讨论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进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讨论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进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讨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进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讨论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讨论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进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地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成因、疏导机制和定量测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关键词: 相对剥夺理论; 旅游讨论; 社会心理学;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表征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进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讨论,很多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积极投入到这一新兴的讨论领域。旅游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展开多学科的综合讨论。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是较早介入旅游讨论的先锋学科(Jafari,1981),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将旅游问题作为一个讨论领域的学科增至 15 个(Jafari,1988)。90 年代以来,旅游讨论的多学科属性进一步加强,参加旅游讨论的学科累计多达 26 个(Cheng,et al.,20XX)。在众多的讨论领域中,关于旅游态度、行为和满意度的讨论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纳入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作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致力于讨论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能为旅游活动过程中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问题的讨论提供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被成功应用于解释和分析旅游进展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旅游讨论的理论水平。然而,旅游引发的社会心理现象十分复杂,旅游态度、行为和满意度方面的讨论需要借助于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加多样化的理论分析工具。相对剥夺理论是二战以后进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已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旅游讨论方面的应用还十分薄弱。本文在阐述旅游讨论中既有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相对剥夺理论在讨论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