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效市场理论与分形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与分形市场理论 提要 有效市场理论是传统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大量“异常现象”的发现,人们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此同时,非线性动力学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分形市场理论逐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有效市场理论与分形市场理论主要在市场的统计结构假定和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别,而后者显然更接近于现实。 一、有效市场理论及其不足之处 有效市场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Bachelier 在其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一文中的开创性讨论和 Cowles 等人在 1933 年进行的经验讨论。1953 年英国统计学家 Kendall 一篇名为“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部分:价格的论文,在金融领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Kendall 发现股价似乎遵从随机游走规律。一般认为是哈里·罗伯兹 1959 年在芝加哥大学进行的一次证券价格讨论会上首先提出了证券市场弱式效率、半强式效率和强式效率的区分方法。萨缪尔森在其“合理预期价格随机波动之证明”一文中对价格变化的随机行为首先进行了阐述,为EMH 奠定了理论基础。有效市场理论所提倡的“完美市场”有以下几个假定条件:市场参加者数量庞大,任何单个参加者都无法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参加者都具有完全的信息,有同样的市场进入途径,并做出各种理性行为;商品是同质无差别的;不存在交易成本。由此,有效市场理论得出结论:股票市场的价格不断进行调整,准确地反映了有关它们的新信息的变化,所以,证券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价格充分反映了有关该股票的全部信息。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大量“异常现象”的发现,人们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通过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大量的实证分析,人们发现有效市场理论在市场统计结构假定和对市场信息线性反应方式的假定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随着非线性动力学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分行市场理论逐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分行市场理论较好地克服了有效市场理论在上述两个方面的不足。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有效市场理论中统计结构假定的不足。有效市场理论试图用一种统计结构来描述市场。在有效市场理论中,理论紧跟在统计结构之后。Bachelier 第一次提出市场遵循随机游走,而且能够被标准的概率微积分模型化。然而他几乎没有提出实验以证明如此情况。随后,很多数学家信任,股票市场价格是一个时间序列,而且只要市场完成了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