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校本教研实施的理念及策略校本教研实施的理念及策略 以校为本的农村小学教学讨论工作,就是从农村小学老师自身素养以及赖以生存的工作条件为出发点,把讨论的重点集中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现实教学情境中,最终目的是解决多数老师遇到的诸多热点、难点以及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校本理念指导下,农村小学要适应形势,因地制宜,努力探究适合本校实际和老师特点的校本教研工作新路径、新方法。 一、深化调研——注重讨论内容的针对性 校本教研工作源于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最后又回归到老师的教学实践之中,这是校本教研工作的价值所在。在教研工作中,最有发言权的是广阔一线老师。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是校本教研工作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因此,把深化调研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才能使校本教研“站稳落脚点、找准切入点、选好着力点”。具体而言,就是像中医那样在“望、闻、问、切”的诊断与评估基础上,有的放矢地确立校本教研的工作内容。 具体来讲,“望”是指老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讨论的“窗口”,通过细心观察和冷静分析,来把握、“会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闻”是指老师要常常开展融“备、说、讲、评”于一体的群众性听评课活动,并通过“个案讨论、互动研讨和教学反思”等研训形式,深化听评课的实际功效。“问”指老师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急于求成,而是将更多的问题及时地加以归纳和总结,提炼出需要解决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切”是指老师通过以上“会诊”式的调查讨论,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是评估学校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和引领作用;二是评估老师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深度”和“广度”;三是评估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及个性特长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与张扬;四是评估老师的群体素养与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程度、辩证关系及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二、因地制宜——探究教研形式的多样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讨论、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因此,农村小学要把校本教研的工作重心“自上而下”转移到“指导”和“服务”上,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究符合本校和老师实际的校本教学讨论新模式。 为有效解决老师自主实践与反思的精神需求同客观的实践演练相脱节的矛盾,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都要有自己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