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0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0_第1页
1/13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0_第2页
2/13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0_第3页
3/13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应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0.(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行为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l6.态度与能力都是内部倾向,二者()。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 D.基本一致 17.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8.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9.(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2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2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0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