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 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学说 主张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宗教 生物起源说 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 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孟禄 劳动起源说 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 无等级性;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3)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 隶 社 会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夏、商、西周 庠序校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政教合一 学在官府 外国 古印度 古儒 《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 宗教教育 古埃及 文士学校 文字、书写、执政能力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 军事体育 尚武 雅典 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崇文 封 建 社 会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春秋战国 私学 以儒、墨为主的显学 汉代 官学 私学 “独尊儒术” 察举制 征辟制 隋唐 六学二馆 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 科举制 西方 中世纪 教会学校 七艺(三科、四学) 培养教师和僧侣 骑士学校 七技 培养封建骑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