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灵山县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通知[作者:吴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029文章录入:教育局wys]各镇中心校,县实验小学、县直幼儿园:近年来,随着镇、村幼儿园(班)的迅速发展,我县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为全面提高我县的幼儿教育质量。经研究决定:全县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落实“以幼儿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需要”的教育观念;幼儿园要按照“灵山县幼儿教育评价标准”的要求指导和督促教师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要加强幼儿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成立灵山县幼儿教育教研协会,确保全县幼儿园教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制定灵山县幼儿教育评价标准制定灵山县幼儿教育评价标准:《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情况评价表》、《幼儿教师半日活动评价表》、《幼儿教师指导幼儿活动评价表》、《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评价表》(见附件1-4),全县幼儿园要按照这四个评价表的要求,科学指导幼儿教师做好教学活动组织、半日活动安排、一日生活指导以及幼儿常规培养等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二、成立灵山县幼儿教育教研协会成立灵山县“县-教学协作区-镇-幼儿园(校)-教研组”五位一体的幼儿教育教研协会,教研协会是在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指导下开展幼儿教育教学研究的组织,实行“统一管理、分层负责”制。它的主要任务是联合协作区内各幼儿园(含学前班),以多种形式开展幼儿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一)全县按地域设立教学协作区五个1、灵东协作区:石塘、平山、丰塘、佛子中心校2、灵南协作区:檀圩、武利、伯劳、文利中心校3、灵西协作区:陆屋、那隆、三隆、旧州中心校4、灵北协作区:沙坪、烟墩、平南、太平中心校5、灵城协作区:县一幼、二幼、实小、灵城、新圩中心校(二)协会运作及成员组成1、县教研协会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县教研室负责联络好协会的整个网络,保证全县幼儿教育科研网络的完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发挥全县科研、教研的积极作用。2、各协作区设教研协会1个,会长1人,副会长若干人。会长、副会长原则上由各中心校长担任(各协作区排在第一位的镇中心校校长担任会长,其他中心校校长担任副会长),协会成员由各镇幼教专干或辅导员组成。每个学期协会的会长负责牵头,定时召集副会长等领导成员研究落实协作区活动具体事宜,协会成员负责制定和实施教研协会的学期活动工作计划。(协会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方案每学期须书面上交县教研室)3、镇教研协会成员原则上由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主任组成。4、幼儿园(校)级协会成员由各园(校)教研组组长组成。5、幼儿园教师参加教研组活动。(三)各协作区必须在4月15日前将本协作区教研协会会长、副会长、协会成员名单及各镇教研协会成员名单上报教育局(协作区名单由各协作区排在第一位的镇中心校负责收集后报县教育局教研室吴艳君)。三、加强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各中心校、幼儿园要将“科研兴园,以研促教”作为我县追求幼儿教育教学工作高效的策略,抓好教育科研工作。1、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除开展研究课、公开课的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外,要求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两有”、“三学”、“四定”、“五研究”。即:有组上活动计划,有研究课题或专题;学先进教育理论,学先进教学方法,学各地先进教学经验;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研究课程,研究幼儿、学法及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研究教学目标与活动设计,研究活动指导和幼儿发展评价。2、重视幼儿教师群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严把教师的设计关、备课关、教学评价关,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积极开展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优化评比和论文评选活动,每个幼儿园(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镇每年开展一次,全县每两年开展一次评比活动,认真抓好,形成制度。3、开展教学“质量展示月”和“开放周”活动,以镇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活动。开放周活动以示范幼儿园、中心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