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9 学年第二学期灵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班级:六年级 设计人: 5 3 《道德与法治》(六下)教学设计 课题 5《应对自然灾害》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三个话题,分别是“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不屈的抗灾精神”。 第一个话题“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生通过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通过我国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典型案例,了解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危害;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认识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二个话题“防御自然灾害”,旨在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有效运用防灾避险的方法,以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通过绘制校园逃生图懂得借助逃生图转移到安全地带,树立防灾避灾意识;通过国家和社会为防灾避灾建立的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及采取的法律措施,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认识到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 第三个话题“不屈的抗灾精神”,告 诉 学生自然灾害始 终 伴 随 着 人类 的生活 ,人类 也 一直 在与自然灾害进 行 斗 争 。教材以汶 川 地震 等 重大自然灾害为例,通过抗灾救 灾中不同 群 体和个体的感 人故 事 ,让学生感 悟 不屈不挠 、 团 结 互 助的抗灾精神。 学情分析 如 今 ,防灾减灾教育 已 被 纳 入 国民 教育 体系 ,学生已 经 或多或少接 触 过不同形 式 的防灾减灾宣 传 教育 ,但 大多只 留 下很 浅 的印 象 。小学生作 为社会生活 的成员 ,理 应具 备 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 能 。自然灾害教育 作 为素质 教育 的组 成部 分,有利 于 提 高 学生的实践 能 力 ,是对核 心 素养 中培 养 学生实践 力 的贯 彻 落 实。同时 ,自然灾害教育 也 是可持 续 发 展 思 想 的渗 透 ,能 帮 助学生初 步 树立正 确 的人地观 。由 此 可见 ,防灾减灾教育 是培 养 全面 发 展 的人的需 要。 教学目 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 的一面 ,知道人类 的行 为会诱 发或加 重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是自然灾害频 发 的国家,提 升 自我保 护 、 自我救 助的意识与技 能 。 3.了解人们 抵 御自然灾害的感 人事 例,体会人们 在危难 中不屈不挠 、 团 结 互 助的抗灾精神。 学前 准 备 课件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