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法律机器人:帮手还是对手?法律机器人:帮手还是对手? 手指一点,就可轻松进行法律咨询,获得专业法律咨询意见。“请帮我算一下利息”“律师费计算”“帮我算一下诉讼费”“帮我查一下 xx 公司的工商信息”“帮我查一下北京市范围内的司法鉴定机构”“检索劳动合同试用期方面的法律法规”“检索一下价格垄断协议方面的判决书”“帮我查一下朝阳区法院的执行信息”“帮我找一个借款合同的模板”…… 今日,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被广泛而深化地运用到各地司法实践中,人工智能在司法中发挥的作用愈发突出,成为司法改革的一道獨特风景。 法律机器人:大数据的整合 近日,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举办的一个讲座上,某公司带去了一款新兴人工智能产品——法律机器人。据称,该款法律机器人是大数据的整合——8000 多万个企业工商大数据、4000 多万个裁判文书大数据、200 多万个法律法规大数据、300 多万个专利大数据、1500 多万个商标大数据、1000 多万个法律咨询大数据等。并且,该法律机器人支持各种法律检索、法律计算等。机器人可以自动回答关于劳动类、股权类、知识产权类的各种问题,它还能对于复杂问题导流人工,智能匹配律师专家。 “只有紧跟时代脚步,在保持自身行业特点的同时做出创新,才能将法律这一行业做得更大,才能走得更远。希望在人工智能这一时代洪流中,法律这一传统行业也能与时俱进,在其中顺风远航。”现场出席讲座的法律专家对这一智能产品的便捷性、检索效率及信息量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法律行业开拓创新的一个标志。前来参加讲座的法学院学生也一致表示,通过讲述人的讲解,他们对于法律这一行业在未来的进展有了新的认识,获益匪浅。也有法学院的学生表示,希望未来也能够投入法律人工智能的领域内,为法律行业的进展作出努力。 目前法律机器人在全国各地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法律服务,在一些行政中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心、政务中心等地为广阔群众提供便捷、专业、智能的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能与人工法律服务形成良好的互补,随着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很多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朝着智慧化、便捷化、专业化不断进展,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人工智能法律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法律服务的效率,让老百姓不会再因为“高门槛”而望而却步,可以通过很便捷的方式猎取法律帮助。随着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