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王翻霞 内容摘要: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展开丰富想象,“听”中感受音乐之美;掌握欣赏方法,“品”中领悟艺术真谛;展开互动,“动”中唤醒主体意识;丰富教学手段,“赏”中提高音乐素养,才能有效增长学生审美知识、增强学生审美体验、培育学生音乐审美素养,进而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为学生和谐可持续进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学生 音乐欣赏 音乐素养 随着教育的进展,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学科教学的形式也由最开始的“满堂灌填鸭式”到“师生互动生成”再到“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转变。同时,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科特点:“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把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念,培育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掌握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标准及必要的音乐审美知识”作为重点目标。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欣赏教学被视为增长学生审美知识、增强学生审美体验、培育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欣赏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感受音乐美的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欣赏是以一定的音乐素材为审美对象,以参加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别的审美观,通过这种乐音的倾听及对音乐背景、作者创作等的了解,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那么如何在老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欣赏、表现、制造音乐美的主角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展开丰富想象,“听”中感受音乐之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听感受音樂是最重要的事。在听中感知各种音乐元素,感受音乐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借助音乐中各种音效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展开欣赏,在倾听、参加、表现音乐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节奏感和倾听音乐的习惯。比如,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欣赏约翰.施特劳斯《雷鸣电闪波尔卡》作品中,我设计两个问题:1.我们常常会见到雷鸣电闪,作曲家运用了那些打击乐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雷鸣电闪呢?2.作曲家是如何将生活中,自然中各种灵动的事物再现给我们的呢?通过反复的倾听,引导学生借助各种音效,从不同角度,速度、节奏、力度、音乐要素的变化,区分形象,从而感知描绘性音乐的特点,感知音乐的意境。音乐中的基本情绪对听众来说,它纯粹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之上的,是具有直接性和感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