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学前班学生良好品行培育的必要性浅谈学前班学生良好品行培育的必要性 学前班是目前偏远农村地区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前为期一年的主要学习方式。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指出:“儿童的进展是一个整体,包括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等各方面。”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学前班的教育应该把促进儿童的整体进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在学前班的教育中,注重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坚持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育并重、重视儿童情感的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学前教育是否到位的衡量标准。 现在,一些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是,由于他们对学前教育的真谛知之甚少,以至于在学前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特别表现在重知识灌输,轻品德培育。就个体进展而言,学前班幼儿正处于个体进展的基础阶段,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的进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种了一种自信,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所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育对儿童的进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究,我认为学前班学生的品德培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培育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 教育“重在教子做人”。而讲文明,懂礼貌,则是学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素称“礼仪之邦”,讲究文明礼貌是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进展和进步,它对社会成员的文明礼貌水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注重对初入学的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之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无论对国家,社会,家庭,还是对幼儿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幼儿具有高尚的人格,就要让他们在文明礼貌方面打好基础。古谚云:“三岁住皮,五岁住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小是大的开始,小抓不住,则大无成。所以,讲文明礼貌要从小事做起,从刚入学的幼儿抓起。这是父母的责任,更是每位学前班老师的责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初入学的幼儿,文明礼貌对于他们是陌生的过客。针对这情况,让幼儿自我介绍,彼此了解,知道今后大家要在一起学习,生活,要友好相处,不能打架,吵架,做个好孩子。教给幼儿一些常用的礼貌语,如:早上好、老师好、对不起、谢谢、请愿谅、请你借给我……等。并坚持在每一天晨检时,放学前10 分钟进行督查,对做得较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舞;对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