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幼师学校“教学做合一”人才培育新模式浅谈幼师学校“教学做合一”人才培育新模式 摘 要::对于幼师学校而言,培育的学生几乎全部是为幼儿教育机构量身定做。因此,幼师学校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今后将走上幼儿老师岗位的学生,能力与水平的高低又与教授他们的老师综合素养高低有着密切关联。笔者认为,结合当前幼师学校学生的素养状况,“教学做合一”这一人才培育新模式无疑符合当代教育的需要,更能够为幼师学校人才培育插上成功的翅膀。 关键词:幼师学校;教学做合一;人才培育;创新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提出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一生竭尽全力奉献教育,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育学说。“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则。陶行知深刻认识到“教员”存在的弊端,并且认为这种教育是在磨灭学生的“天资”。 1927 年,陶行知发表“教学做合一”的专文,进一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所以,“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做是教与学的中心,盲目行动不是做,胡思乱想不是做,“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皆道理。”对此,陶行知曾指出:“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老师,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国民,有生活力的老师又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然而现在的幼师学校培育师范学生,却不再是陶行知大师提出的具有生活力老师。许多幼师学校毕业生缺乏“师范性”,缺少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有的各方面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 二、幼师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仍以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为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教学改革喊了数十年,但是,笔者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幼师学校老师,尤其是年龄及教龄偏大的“老老师”教学方法多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实践性和操作性,没有根据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实践性课程,在授教过程中没有起到培育学生讨论能力导向的作用,尤其是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大多过于理论化、单一化、老套化,缺乏有用性、操作性和先进性,严重脱离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