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浙江的经济模式对越南的影响 一、浙江经济模式简析 (一)基本概况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陆域资源贫乏,农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资本供给缺乏,也没有享受特别的政策优惠。然而,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进展路子。全省经济进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有活力的省份之一。2024 年与 1978 年相比,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达 13.1%。在全国的位次由第 12 位上升到第 4 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全国第 16 位跃升为第 4 位:三大产业构成由 1978年的 38.1:43.3:18.6 转变为 2024 年的 5.1:53.9:41。这一切表明,浙江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原来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省份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转变,不仅提前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而且正以坚实的步伐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向现代化迈进论文下载。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浙江产业呈现一种集群化进展现象,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一县一业”蔓延。有人称其为浙江块状经济,也有人称其为“产业集群”。从“一村一品”起步,就近建立专业市场,经过多次产品档次的提升,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逐步构成了“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和“小资本大聚集”的企业集群。绍兴的纺织业、诸暨大唐的袜业、慈溪的小家电、乐清的低压电器等,在这些经济强县(市),总有一个或几个产业执全国行业之牛耳。 “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进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进展模式。浙江经济进展的主体力量是人民,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进展的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浙江工业化始于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是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家庭工场起步及小商品生产人手,浙江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浙江经济进展特征 从一个资源小省到市场大省、经济大省,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推动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浙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 产业集群数量众多,以传统产业为主 浙江区域经济产业群数量众多,在地域上通常以乡镇的行政界限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