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改革浅谈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改革 【摘 要】为了适应当前职业进展需求,面对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路,以培育学生智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关键词】课程改革;电工电子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社会经济进展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已成为现代工业进展的基础和主导。山东省“十二五”经济结构调整将电子电气产业群作为进展重点之一。淄博市“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构筑起电子电气、医疗器械等 10 大优势产业群。企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迫切需要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和供电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安装、调试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电工电子课程体系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工科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工新技术等课程组成,内容很多,但课时相对很少。 一、《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层次不同。《电工电子》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机电、汽车和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一些基本知识是与高中物理紧密相连。高中理科的学生都已讲授过,而文科学生学得很少,这些文科类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产生了厌学心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2)教学内容难度大。当前,高职院校选用的《电工电子》教材侧重于基础理论的传授,偏难偏深。很多内容就是一副本科教学内容的压缩版,老师不能很好地把握难度,教得深,学生学习效果不好。(3)教学方法不能灵活多变。由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老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普通高校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育,不能将“教学做一体化”真正融入到教学中。(4)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系实际,不仅要重视电工电子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分析,更要重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5)考核方式不合理。当前,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紧靠一份试卷就决定学生成绩,忽视实践能力的考核,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育。 二、几点对策 (1)充分调研,结合岗位需求,改革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