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甘肃砂田的讨论与进展甘肃砂田的讨论与进展 摘要:起源于甘肃中部地区的砂田,是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地理 、土壤条件的产物,具有明显改良和调节农田小环境的功效。文章简要回顾了甘肃砂田的进展和讨论历史,分析了砂田的进展前景和砂田讨论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期望有助于新时期砂田的可持续进展和现代化生产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砂田;可持续进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瓜类与蔬菜生产 砂田,也叫“铺砂地”或“石子田”,是地表铺盖了一层厚度 6~15cm 粗砂砾或卵石夹粗砂的田地,多见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广阔劳动人民在长期适应干旱少雨及盐碱不毛之地的耕作实践中制造出来的独特抗旱耕作形式,属土壤覆盖和免耕制度范畴。 砂田栽培是一种具有综合效能的旱作覆盖技术,它恰当地适应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地理、土壤等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改良和调节农田小环境的功效。采纳砂田法,可在年降水量 200~300 mm 的干旱条件下,夺取粮菜瓜果的高产丰收。铺压砂田,进展砂田产业,在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甘肃砂田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砂田起源于甘肃省中部地区,约在今永登与景泰两县交界处的秦王川一带。自创始之后,砂田就在陇中地区得到迅速进展,并扩展到毗邻的陇东、河西和宁夏、青海的部分地区。近年来,与甘肃白银市毗邻的宁夏中卫市砂田生产进展迅速,环香山地区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砂田西、甜瓜生产基地。 砂田的进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甘肃的砂田是应当起始明代中叶,距今大约四、五百年的历史”。1949 年,甘肃全省约有砂田 3 万 hm2,到上世纪 80年代中期,甘肃省砂田总面积达 8 万 hm2 左右。1990 年,甘肃省政府发布的《甘肃省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砂田列为基本农田加以保护;至1992 年底,甘肃省仍有砂田 10 万 hm2。近年来,随着水果蔬菜无公害生产的兴起和与设施农业技术的结合。甘肃砂田又呈现不断扩大的进展趋势。酒泉市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门、金塔、肃州等县区利用水砂田种植西瓜,产量达 3 000~4000 妇,产值约 2 000 元。兰州市皋兰县砂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 27.4%,种植的砂田枣树成活率高、生长快、结果早,定植 5 年 667 m2 鲜枣产量达 100 kg。皋兰县在传统砂田基础上独创的“三膜一砂”甜瓜设施栽培模式,每 hm2 最高产量可达 73 924.5kg 果实品质优、口感好。白银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