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本教育实施中应把握四个方面生本教育实施中应把握的四个方面 作为课堂教育改革结下的又一枚硕果,生本教育也走进广阔农村老师的视野中。 通过学习,他们知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进展学生”的核心理念,给教育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学从“灌输”到“对话”,课堂从“沉寂”到“活跃”,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老师由“教书匠”转化为“讨论型”,课堂成为学生人人展示自我的展台。 但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体现了生本理念?带着疑惑、求索的精神,笔者来到生本教育的示范学校一一湖北省郧西县马安镇初级中学学习。 虽然只听了 3 节课,但是笔者从心底爱上了它。 在教室,“我参加,我成长,我欢乐”的标语随处可见,学生六人一组,桌对桌,面对面,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沟通、质疑、解惑。黑板、墙壁成了学生展示成果的天地,老师在一节课中只说了 3 句话:“请大家根据学案完成一篇自读课文”“请各小组讨论沟通一下”“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展示一下”。 老师退出舞台,学生各抒己见,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回到学校后推行生本教育,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笔者认为真正要落实生本理念,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激励、制约功能,这种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加速班级的快速进展。首先班级应有自己响亮的名字,使班级之间展开竞争,如“鸿鹄班”“卧龙阁”等。其次,注重教室内部的布置,张贴班级标语,如“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黑板的右边写名言警句,左边写学习口诀。 墙壁上张贴学生优美的习作,称为“艺海拾贝”。 还可张贴班级公约、奋斗目标、竞争对手名单等。通过布置,使班级处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文化,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使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改变。 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生本的课堂是自由、开放的课堂,整堂课都是以学生的合作、讨论、沟通为主,老师从“讲台”走向“后台”,在教学中尽可能不见“自我”。 尽管如此,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依旧不能被剥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这是对老师定位的最好诠释。 生本课堂已经形成“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展示沟通――老师点拨”等基本环节,它要求老师落实集体备课,系统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