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穿行在写作的密林中穿行在写作的密林中 打开文本图片集 柯裕棻最新散文集《浮生草》,一如书名,写的是浮生百态,人情惘惘。她穿行于再寻常不过的人世场景,化身为一个幽静敏锐的旁观者,将细细的品察,写成了美好细碎的浮想。然,又不仅于此,《浮生草》有泰半篇章写的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思辨与顿悟,写这部分的时候,柯裕棻的笔触明显变了,收敛起悠柔闲淡的情思,变得严谨,甚至有些肃穆了。 写他者的时候,柯裕棻娓娓道来,像铺了一条清幽的小径,乍看通直坦率 ,实际上,却藏着意在言外的寓意。谈论读书写作的时候,则像是把自己和读者都引到深山里似的,在迂回的山路中,屏除俗世纷扰,透彻地思虑着缠绕不休的命题。那么,在正文与正文之间偶现的插画和短句,就是迷人的岔路了,它们是一组组独立的诗意的呢喃,蛊惑着读者。 作为对比参照而折射出来的“自身再发现” 书中收纳的文章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意图,体裁有别,文长亦有所区隔。写日常的篇幅短些,约莫一千字,关于读书写作二三事的篇幅就长些,约略两千字上下。在编辑上,并未不假思索地将同性质的文章纳编在一块儿,而是让两种文体交替出现,时而轻快时而沉着,避开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倾斜。全书的编排、文章先后次序全交由出版社编辑处理,柯裕棻唯一更动的,是书末《写作的理由》、《写作与言说的零度寂寥》、《在密林中》这三篇,三篇文章读来一气呵成,像是一种凛然的自我宣称,回答了她为什么要写作这件事情。 现任教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的柯裕棻,作为一位置身学院里的写作者,除了生产学术论文,还热衷于写作,迄今出版过《青春无法归类》、《恍惚的慢板》、《甜美的刹那》、《浮生草》等散文集,以及短篇小说集《冰箱》。 “写作会被质疑:你为什么要写这些跟你的工作或专业没有关系的文章?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致使‘产能’不够?这么多年来,我不断地回答这种质疑,倒不如把这些问题处理好,算是给我自己的回答,因为我不期待真正质疑的人会懂。”她郑重地再一次厘清。 柯裕棻从讨论所时期开始写散文,当时写的多是日常琐事。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深造时,体验了文化差异,发现自己陷入某个无法被命名的夹层,而“陌生的异国作为对比参照而折射出来的‘自身再发现’”,解释了她为何突然涌现想要写点什么的念头。即便这些年身处学院,过着状似平稳的日子,她仍持续经受着制度的压力,于是,写作就更被体内翻腾的欲望驱动着,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