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绿色为底-生态盐边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

绿色为底-生态盐边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_第1页
1/3
绿色为底-生态盐边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_第2页
2/3
绿色为底-生态盐边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_第3页
3/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绿色为底,生态盐边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绿色为底,生态盐边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 聂梦兮 农业活县 漫山芒果撑起精品农业 盐边是农业大县,又是山区县,进展农业,受到诸多限制。 可是,盐边的农业并未受到不利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做出了底气。 漫山芒果通天道,条条大路通家里。在桐子林镇纳尔河村,阳光下、山林间,遍山的芒果林逼人眼,喜人的景象预示着丰收的盛况。 20 世纪 90 年代,纳尔河村贫困人口过半。栽桑养蚕、种雪梨、种玉米都没有什么起色。后来,盐边县委、县政府带领村民种芒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种起了芒果。第一批参加种植芒果的村民,短短几年内彻底脱贫致富。“如今,村民年入普遍达 20 万元,最高户收入超过 100 万元,家家户户都修了小洋房,开上了小轿车。”盐边县纳尔河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裕丰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目前,该县集中连片面积最大、规模效应最明显、效益最好的芒果基地是金河纳尔河万亩芒果基地。5 万余亩芒果,一年的总产量约 6080 吨,产值可达4800 万元。在金河村和纳尔河村,仅种芒果人均纯收入就可达 12850 元。 在红格镇彝族村寨联合村,特色烤烟产业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除了每年种 20 亩烤烟,还种些花椒和蔬菜,每年收入七八万元。村里的路修好后,我还买了车呢。”村民蔡金明指着他家新装修的房子热情地说。 盐边县芒果基地 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种植的烤烟 楚一波摄 盐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国兵(右)、纳尔河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裕丰(中)在芒果种植示范园区接受记者采访 卢锦根摄 芒果采摘喜洋洋 李静摄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土地贫瘠严重限制了联合村经济进展,蔡金明一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 。20XX 年,脱贫政策的春风吹进联合村,全村开始盘活集体资产,进展烤烟种植危房改造有序推动,道路、网络、卫生、文娱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几年的进展,贫困户经济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产业进展、基础设施和金融扶贫等项目实施后,全村经济进展良好,群众生活得到大幅改善。到 20XX 年全村实现脱贫,20XX 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 5000 元,最高达到 220XX 余元。 盐边县农业农村副局长吴国兵表示,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就是要因地制宜抓好产业进展。围绕晚熟芒果、特色蚕桑、生态养殖、绿色蔬菜、现代林業等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水果、花卉等重点产业,盐边发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绿色为底-生态盐边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