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12 姥姥的剪纸》「林雪玉」「市一等奖」优质课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感受并初步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2.拓展写话,培育学生想象、表达能力。 3.熟读课文,品读课文 7——13 自然段,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拴、缠、联结”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剪纸的象征意义,揣摩词语的表达效果。 4.紧扣“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一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评,理解姥姥通过剪纸表达对我浓浓的亲情,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5.感受姥姥与“我”的浓郁的祖孙情,在真情的喷涌中获得剪纸文化的洗礼以及让学生接受亲情的陶冶,从而让学生学会感恩。 2.1.2 学时重点 1.通过抓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感悟文本深刻的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感悟剪纸所透露出的祖孙之间浓厚的感情。 2.1.3 学时难点 整体把握全文,感受并初步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2.1.4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2 课《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姥姥剪纸的水平如何?3.“姥姥的技艺为什么能够这样炉火纯青呢?出示词条“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生齐读4.熟能生巧”的“巧”不光体现在姥姥剪纸图案的美观,更体现在姥姥能用剪纸传情达意。 活动 2【讲授】理解词语 二、学习课文 7——11 自然段,抓“拴”品剪纸包含的情感 1.过渡:那剪纸到底表达姥姥怎样的情感呢?请打开书,看课文的第三部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请大家自由读,看哪个词最能表达姥姥对我的情感?为什么?3.品“拴”①“拴”什么意思?出示相关句子,齐读②课文中姥姥就是用剪纸拴“我”,这个“拴”怎么理解?③ 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从图上哪些地方看出“我”被“拴”住了?小结:这种表情就是陶醉,就是被吸引。 ④“栓”体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情感?(体会姥姥对我的关怀、呵护、关爱)小结:一个普普通通的“拴”让我感受到了关怀、呵护。 ⑤ 品读对话过渡:这份情就包含在姥姥和我的对话中,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 a 同桌互读,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作者的话。同学们,要读好对话是有诀窍的,不仅要关注提示语,更要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练的时候可要注意。 b 师生分角色读,请两位孩子与我合作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我们的对话,注意看我们的动作。 小结:看,我们抓住了提示语,容易走进人物内心,就能把对话 C 男女生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