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药食同源的中药【药食同源话中药】药食同源的中药【药食同源话中药】 药食同源说,反映药物的发现和使用,中药学的起源和形成,均与人类饮食活动有密切关系,说明饮食疗法是人类最古老的治病强身方法。 人类在原始社会,饮食生活水平极其低下,不知道贮藏食物,“饥即求食,饱即弃余”(《白虎通•号》)。人类的食品不可能象现在这样固定,在可食与不可食之间没有一定的认识,饥饿难耐之时,为了生存和繁衍,不得不在自然界里到处寻找充饥之品,很难常常吃到如愿的食物。在这漫长的饥不择食的生活过程中,往往因吃了不当吃的东西,而发生呕吐、腹泻等不应有的现象,后来逐渐取得经验,积为知识,知道某些动植物可以常吃多吃,某些动植物则不可妄食乱吃,如其遇到有催吐促泻必要时,便想到这些不能常吃的东西拿来试用,这就是中药的起源。于此可见,中药原先也是食物。我国许多古籍如《淮南子》、《史记•补三皇本纪》、《通鉴外记》等皆记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把中医药的发明归功于某个圣人,虽不可信,但这可以看作是上述漫长过程的一个缩影。同时,将中药之发明归功于被人们尊为农业始祖的神农,并是神农“尝”出来的,可见传说本身就很能反映药食之间的密切关系。 药物之发现源于饮食,药物之使用方法亦从饮食生活中总结出来。如中药炮制就是在人类熟食出现之后才有。炮制,古称“炮炙”。就字义言,“炮",《说文》云:“炮毛炙肉也。”即火烧去其毛;《广韵》日:“裹物烧也。”即裹物烧之使熟。“炙”,《说文》云:“炮肉也,从肉在火上。”实即加物于火上而使熟之。所以,“炮炙”二字,最初就是用于叙述食物烹调的。远古时代,自从人类开始知道用火,首先就是用火加热处理食物,因为生活经验告诉人们,熟食不仅可使食物更加香美,还可消除食物腥气恶味,使之易于消化,减少胃肠疾患。例如,肉类生食腥臭,熟食鲜美;油脂类生食腹泻,熟食补益;芋类生食有毒,熟食甘美;蒜薤类生食辛辣,熟食醇香等等。古人积累了这些熟食知识,因药源于食,药食难分,故也试用于药物,并收到同样的效果。特别是受饮食烹调时调味的启示,药物炮制亦相应加入辅料,如:酒、醋、盐、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蜜、姜、桂等,起引药归经、缓和药性、解腥矫味、增加疗效、解毒、行药势、纠偏矫弊的作用。不仅减少毒性,使之更加安全,而且改变药性,扩大应用范围。而这些辅料,多数至今仍是饮食烹调时的常用调味品。众多具体的炮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