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识,情感,行为,意志认识,情感,行为,意志 “德”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立根之本,也是一个人进展的基础。少年强则国家强,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养,就需要从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始,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为其以后的成长与进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育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的讨论提供借鉴。 对于传统的幼儿教育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绘画、识字、音乐书法等教育,而且有很多教育者认为幼儿阶段的孩子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这个阶段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为时过早。其实不然,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培育,也是使孩子个体道德萌芽的重要阶段,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行为以及思想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对其以后一生的道德行为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对于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首先是道德认识培育。因为幼儿首先要对道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是人类进行社会行为的基本前提,人们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来对客观道德关系进行认识。因此在对幼儿教育之初,要让其形成一个明确的道德认识。在平常的交往中,幼儿和家长,和同龄儿童玩耍以及和老师沟通中,都能够习得一些道德行为,这也是从生活中猎取的、对道德的最基本的认识。因为幼儿是没有自主的道德认识的,因此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有的孩子吃东西时喜爱独食,而不喜爱与他人分享,或者对爷爷奶奶没有尊敬的态度,等。这都是幼儿天性的表现,而我们在幼儿的生活中需要做一个引导者。此外幼儿在与同龄伙伴玩耍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他们之间的言论和行为都会相互影响。对于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假如家长对幼儿的行为予以赞扬,他就会认为这件事是对的,就会坚持做下去。对于家长否定的态度,幼儿下次就不敢再做,这就在幼儿脑中逐渐形成了道德认识。而幼儿脑中的道德法律规范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才能够形成,比如,为幼儿选一些积极向上的动画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片,让孩子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 其次是道德情感培育。所谓的道德情感,就是在对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这些情感是产生于物质生活中,并且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认识之上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其道德情感并不是直接来源于物质生活,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對于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