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议《山海经》中神兽形象的设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作为我国先秦的重要古籍之一,《山海经》囊括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在每一则故事中都记载有很多造型各异、形象生动的神兽,其描述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蕴含无限的遐想,成为我国自古代起诸多神话故事的灵感之源,在其形象的描画与传承上,无一不体现出先人在古朴观念当中寄予的艺术神采,仅从神兽这一角度,我们便可窥知一二。 关键词:山海经;神兽形象;艺术体现;分析 《山经》与《海经》中对于神兽的形象的描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山经》中主要记载的是山神,这些山神共同的特点,即:“多神性、少人性”,通常其形象为半人半兽或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蛮荒野性非常明显,其造型更倾向于原始动物形象。如南山经中招摇之山至箕尾之山的山神皆是鸟身龙首;甚至一些神兽具备的特性也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如很多异兽则具备的药用价值,在此不做过多分析。而《海经》中所记录的神兽则有所不同,多具有人性特征,其形象也更加饱满。整部《山海经》中对炎黄大战的片段记载较为详尽,而《海经》部分则主要是一些战败、战死却依旧不屈的悲剧形象,即恐怖狰狞之美、死而不屈的悲剧之美以及天人合一和战胜自然、生死循环的生命美学意识。可以说《山海经》中神兽形象有其各自的特点,通过人们的想象与美好的愿望,给予了每个形象不同的含义,尤其是塑造鲜亮的形象,内涵深刻的象征含义、表达思想符号的方面成为这些形象的最显著特征,借助这些能够代表东方艺术理念的审美设计,展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东方艺术神韵。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古代贤人凭借想象力衍生出的神祇形象 在形象塑造上,《山海经》中的神兽形象多是当时先人在现实基础之上,凭借自身想象力衍生加工而成的,因此《山海经》中多体现为复合型神祇形象,由人和多种动物组合而成,通过统计,各类现实动物形象在《山海经》中出现的频次如下表 1 所示。 表 1 《山海经》中各类现实动物形象的出现频次统计(次) 动物 龙 鸟 虎 蛇 猪 马 豹 羊 牛 麒麟 .... 頻次 10 10 8 6 5 5 3 3 2 1 .... 可以看出,龙、鸟动物形象出现的频次最多,其次是虎,接着是蛇。其画的内容多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鸟、牛、羊等。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