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红豆》中江玫的女性意识建构论《红豆》中江玫的女性意识建构 刘畅 摘要:《红豆》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爱情之中人物的成长和蜕变引人探寻。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女主人公江玫在走出“桃花源”、历经爱情和友情、确立理想和热望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建构。 关键词:女性意识;成长;抉择 《红豆》在 1957 年发表于《人民文学》, 是宗璞為了响应当时“百花齐放, 白家争鸣”方针而创作的一篇革命爱情小说。宗璞创作《红豆》,一方面她在遵循着政治化的文学标准,另一方面,她也表达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文学思考。刘思谦说:“女性意识就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①故事行进的内核正是江玫在美好而痛苦的复杂人生体验中女性意识的建构。 一、走出桃花源,迈向真实的人间 江玫自小和母亲生活,单亲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她敏感谨慎的性格特点。受母亲行事的影响,她二十年来的生活就像那粉红色的夹竹桃一样与世隔绝。但是她在潜意识内是存在对理想自我和理想生活的思考的,只是没有在合适的机遇下被触动。进入大学之后,爱情、理想、友情纷至沓来,她逐渐告辞了过去的自己,走出了曾经那个没有外物纷扰的桃花源,走向了促使她疯狂、激动、热血沸腾的眼前的真实的人间。 她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姑娘,宁静内敛,学习钢琴、富有艺术气质。她在大学与学习物理、喜爱弹钢琴的齐虹相遇,两人相互吸引,陷入爱河。爱情的到来让她感受到了幸福,但是也伴随着矛盾和痛苦。而与萧素的相交不仅让她收获了诚挚的友情,也让她的理想开始萌芽。萧素对江玫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他的价值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人生道路的抉择。江玫在萧素的濡染之下建立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对革命和正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推断,从桃花源中走出来,迈向了纷繁的人间,女性意识被初步唤醒。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爱情与理想,在燃烧中成长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支,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意象,代表着相思和哀怨,它也贯穿了文章的始终,这一意象的运用注定着江玫与齐虹爱情的缠绵悱恻。从初相识时的惊慌窃喜,到热恋中的痴迷忘我,再到历经考验时的痛苦难分,最后到离别时的坚忍与心碎。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于江玫而言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万种风情,也映射出了她的变化和成长。 江玫作为一个女性,始终拥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空间,她受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