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老师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论老师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 摘要: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依旧存在,这既有理论本身不足的原因,也与教育实践者的片面认识有关。当前的教育实践界存在经验主义盛行、急功近利的有用主义心理、把教育理论理想化等问题。对待教育理论,首先要承认其价值,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教育理论,最后要制造地运用教育理论。 关键词: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老师专业进展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工作者为克服理论与实践的对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所取得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教育实践工作者仍然以怀疑的目光来审视教育理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鸿沟依旧存在。教育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重经验沟通,轻理论学习,重有用技能,轻理论素养;谈问题多,分析问题少;摆现象多,揭示本质少”等现象,无不是教育实践脱离教育理论的反映,这一点,从宽阔老师对教育理论有关认识中可见一斑。 一、经验主义的认识观 经验主义者认为,教育经验直接来源于教育实践,远比教育理论有用,从而推崇教育经验,用经验排斥、取代甚至否定教育理论。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淡化理论作用的教育实践。不可否认,教育经验之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少做出成绩的人主要靠经验的摸索和积累获得成功,相反,接受过多年理论教育的高师专业老师最初却会陷入困境,束手无策。教育经验对教育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意义,但仅仅停留在经验和常识的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二十年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没有经验到理论的升华,没有感性到理性的跃进,就不可能获得关于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老师长期体验着自身的经验认识,会形成极强的惰性,导致僵化和保守,从而在低水平上重复教育实践。 因此,老师要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融会贯穿地内化教育理论知识,缩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和提升,成为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问底的精神,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高教学水平就不可思议。” 二、有用主义的认识观 有用主义者认为,教育理论应该像医生的处方拿来就用,药到病除,只要这个理论有用,理应马上见到效果,否则该理论就是无用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了片面狭隘的理解。事实上,教育理论的抽象性和教育实践的具体性决定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只能是间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