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对中国的启示论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摘 要:道德教育理论是涂尔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道德的三要素、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等内容,它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涂尔干 道德教育 自律精神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道德教育理论是其整个社会学和教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道德教育》、《教育和社会学》、《社会学讨论方法论》、《社会劳动分工》以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著作中。今日,我们探究其道德教育理论的内涵,对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启示意义。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内涵 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事实,他从社会立场出发建构了道德教育理论的。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道德的三要素 涂尔干揭开宗教的神奇面纱,发现了道德这一社会事实具有三大基本要素 ,即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 (1)纪律精神 涂尔干认为,道德是各种明确法律规范的总体,它说明了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人们必须怎样去行动。法律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涂尔干把行为的这种一致性称为“常规性”,并认为它是法律规范的一个内在特征,而权威性构成法律规范的另一个特征。人们之所以根据法律规范规定的方式去行动,是因为外在于人们的法律规范具有某种权威力量,它命令人们如何去做,人们只得服从与默认。常规性与权威性是法律规范的两个特征,实际上就是“纪律”的两个方面,纪律就是要使行为符合法律规范。然而,纪律与法律规范总是表现出令人讨厌的约束性,涂尔干告诫人们不应该把纪律看作是一种严格的约束,而应该把它当作是我们日常生活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需要。 (2)牺牲精神 涂尔干根据人类行为的不同目的把人类行为分为两类,即个人的行为和非个人的行为。前者是指追求个人自身利益的行为,后者是指与个人自身利益无关的行为。他指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行为从来就不具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非个人目的是超越个人的集体的目的,这个“集体”就是社会,他认为除了社会,就不再有任何超越个人的东西了。他说,合乎道德的行动,就是根据集体利益而行动,这种行动就是一种牺牲精神。 (3)自律精神 在考察前两个要素时,涂尔干把道德看作是一个由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体系。从根本上说,法律规范是他律的,与道德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