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识字与语言学习并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识字与语言学习并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识字和语言学习并重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有效挖掘了学生的语言潜能,让学生在“识汉字”和“学语言”两方面获得了效果。本文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识字;语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进展学生的语言,是要扎扎实实地去构建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要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学文如积沙。 以往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学生刚入学便开始接受系统的拼音学习,反复操练,待拼音学完后才开始学习汉字。一个多月枯燥无味的拼音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刚入学时的新奇感和趣味感,更为可惜的是学生的学习潜能被严重压制。 注重积累。加强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化探究的课题,就是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纳了“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推行“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识汉字”的教学步骤,开创了一整套识字教学与学生语言学习并重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一、重视听的训练 “听”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叶圣陶说过:“听是用耳朵来读。”其实听是儿童猎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小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学到许多语言材料和说话技巧,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培育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在认真听的基础上,根据老师所提的问题,用听到的语言作出相应的回答。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所以,听故事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使学生把故事中的语言吸收成为自己表述的语言,这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而且录音磁带中声情并茂的优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而法律规范的语句,学生所接受的也是法律规范的、没有语病的语言,这对学生的语感形成无疑是有帮助的。 至于录音中涉及的生字,可临时忽略,等到学生听懂、理解故事后,在指读课文时经过反复阅读,多次记忆,再以一定的方式加以强化,学生就能够逐步记住生字。可见,听故事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形成非常重要,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 二、大量阅读,自主阅读 在午休前,我会给学生讲一些动听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睡美人》、《木偶奇遇记》等,每到这时,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知...